所以说,收拢臣子,不能只靠空泛无力的空口白话,得切切实实地给他们想要的好处。

    姜韶华笑着嗯一声:“卢舍人是聪明人,自然会做出正确的选择。”顿了顿又道:“至于崔渡,本郡主也信他。”

    提起崔渡,陈瑾瑜忍不住嘀咕几句:“郡主也是,何必将崔渡推至人前。他之前一直埋头在田庄里当差做事,声名不显,朝廷也没留意到他。现在确实想藏也藏不住了。”

    “崔渡立下这样的功劳,本来就该万目所瞩。”姜韶华正色道:“我不能因为一己私欲,就一直藏着他不让他见人。这对他不公平。”

    “王丞相是挖不走他,不过,郡主难道就不担心朝廷会下旨征召他进京做官?”陈瑾瑜蹙眉,指出最大的隐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王丞相要是说动了皇上下旨,到时候该怎么应对?”

    姜韶华淡淡道:“不用等,我今晚就写奏折,为崔渡请功。明日就让人送去朝廷。”

    这是要将崔渡的身份过明路。

    陈瑾瑜松口气笑道:“原来郡主早有打算,是我多虑了。”

    姜韶华微微一笑。

    陈瑾瑜殷勤地铺纸研墨,姜韶华端坐桌前,提笔写了一封洋洋洒洒的奏折。当然,写给皇上的亲笔信也是不能少的,另有一封写给郑太皇太后的信。

    隔日一早,几匹快马便出了田庄,去往京城。

    姜韶华写奏折送去朝廷一事,并未可以瞒着谁。很快,崔渡便得了消息,匆匆来见郡主。

    “郡主写奏折为我请功了?”崔渡一直都不习惯自称臣的做派,一心急就会忘。

    姜韶华笑着嗯一声:“这等泼天功劳,当然要请功。”

    崔渡挠挠头:“我不太懂朝廷规矩。像我这样,能有什么嘉奖?”

    姜韶华笑着瞥他一眼:“你想要什么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