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没有争斗,那是不可能的。

    他们一个代表了‘颍川党’,一个代表了‘杨党’,明里暗里的争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都十分克制,没有闹出事情来,也没有闹得颜面受损的事出来。

    可以说,颍川现在的情形,与朝廷极其相似,‘颍川党’与‘杨党’保持着‘斗而不破’的局面,大家表面上都是一团和气,在各种事情上的争执也十分谨慎,相互迁就,互相妥协。

    这也是刘辩再三敲打的结果。

    刘辩走着,来到了一处茶馆,径直在外棚坐下,同时招呼三人,道:“你们都坐,朕有点事要问你们。”

    卢毓,杨修,陈群三人齐齐神情微变,拘谨小心的应着,在小桌上坐下。

    皇甫坚长上前,与迎出来的小二交涉,使得刘辩四人无人打扰。

    “兖州那边再次翻出了所谓‘曹操屠三城’一事,”

    刘辩开门见山,道:“说是曹洪借机杀害庶民,侵夺民田,还有说是,他与一些叛逆有交通,现在样子到了刑曹。刑曹说他们无权调查曹洪,认为应该移交给御史台,御史台推诿说,涉及大司马,应该秉旨意而行,没有旨意,他们无权查案。你们怎么看?”

    卢毓,杨修,陈群三人躬身低头,仿佛没有听到一般,谁都没有开口。

    皇甫坚长站在刘辩边上,将三人表情尽收眼底,从怀里掏出一個苹果,无声的啃起来。

    卢毓是卢植之子,卢植在临终前的一段时间,对曹操进行了大力培养,几乎告诉天下人,要将曹操培养成他的接班人。

    卢植过世后,卢毓尚幼,曹操以‘义子’的身份主持了卢植的丧事,因此与卢家关系密切。

    卢毓将曹操当做了‘兄长’,这些年来,两人十分亲密。

    杨修作为杨彪的独子,‘杨党’的默认下一代领袖,对于曹操的心态的是复杂的。既知道曹操对大汉朝国祚来说是‘奸邪’,可又觉得他是制衡‘颍川党’的重要帮手,因此态度暧昧。

    而陈群作为‘颍川党’一员,耳濡目染,将曹操定位在了‘国之大贼’上,与‘颍川党’诸多大佬一样,希望尽早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