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局培训班的学习内容分三部分:第一,理论学习,学习各种法律法规,纪律作风。第二,各种警务实战技能的培训。第三,相关案例解剖分析。

    所有的培训,韦鸿宇都能够轻松应对。但他最感兴趣的还是相关案例的学习。

    这一天,来的教员是县局刑警队大队长张卫东。

    张队长上来就开门见山:“我今天来给大家讲两个案例,一个请求。如果大家能够把我讲的记在心里我会非常高兴。”

    “但如果你只是作为一个故事听一听,我也没什么意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大家都知道我是刑警,所以三句话不离本行,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两个刑事案件的案例。”

    “希望在座的各位能够明白我给大家讲的目的和意义。”

    “我经常强调在侦破案件的过程中要心细如发,不要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尤其是命案,因为这关乎到个人的生死存亡,绝对不能搞成冤假错案。”

    张队长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我给大家讲一个很多年前的案例。

    那时候还没有网络,通讯也不发达。有一个杀人犯,内地的,跑到了蒙区一个偏远的地方躲了起来。

    他隐姓埋名,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这一躲就是很多年。

    后来改革开放了,这家伙竟然抓住了机会,混得风生水起,成为了当地最先富起来的人。有了钱,朋友就多了,有一天,他闲来无事,就去了刑警队找一个警察朋友闲聊。

    两人关系特别好,聊天的时候,这个家伙无意中看到了刑警朋友办公桌玻璃板下压着一堆通缉令。

    不知道他当时出于什么心理,就指着通缉令说了一句:“你们的通缉令不全呐。就这么一句话,被另外一个将要退休的老刑警听到了。”

    老刑警啥也没说,头都没抬,但你们猜怎么着?经过老刑警长时间的内查外调,说这句话的这个家伙最终被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