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凌微微一笑,说道:“这第二点便是时机的选择,东家可知这天下已经有许多处都在造、反,不论是青州,亦或者是蜀州、荆州、白沙洲等地,皆已经有人反了。”

    赵牧点点头,道:“此事我已经知晓,而且据说青州那边已经有人攻下了三座城池,不过先生所说的时机,指的又是什么?”

    徐凌解释道:“其实东家刚开始的决策并没错,正所谓出头的椽子先烂,我们可以静待时机,等朝廷和那些反叛军互相消耗的差不多了,然后揭竿而起。”

    对于这条意见,赵牧倒是没觉得有太大的惊喜。

    毕竟他先前已经想过许多,都与徐凌说的差不多。

    徐凌也不着急,继续慢悠悠的说道:“至于这第三点,便是地域的选择。”

    赵牧眉头一皱,问道:“先生是觉得此地不适合造、反?”

    徐凌点点头,道:“不错,此地不适合的原因有三,一是太平县附近百姓稀少,纵然东家拉起大旗,能够投奔的人也有限,二一个则是太平县驻扎五千精兵,若是东家有一旦展露任何眉头,都可能成为对方的功绩。”

    赵牧心头一沉,徐凌所说的五千精兵,他确实有过考虑,也正因为那五千精兵的威慑,他才不愿意轻易暴露自己的野心。

    徐凌继续道:“至于第三个原因,还是因为太平县距离那些蛮人太近了,不论是蛮人还是胡人,亦或者是狄人、戎人,都随时可能攻打过来。”

    赵牧愣了愣,随即哑然失笑。

    这一点他倒是真忘记了。

    大蕲王朝的太祖之所以设立太平县,为的就是想要进攻草原!

    但随着后来一系列事情的发生,太平县的作用也逐渐转变为防御,更甚至被那些走私商人当做中原和草原的中转之地。

    赵牧无奈的摇了摇头,问道:“那先生觉得,何处适合造、反?”

    徐凌想都不想就道:“最适合的地方,自然是入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