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在天守阁的窗台上,目送竹中重治离去,心想,虽说对方方才话语之中,似乎有向自己靠拢之意,自己还是无法信任竹中重治此人啊。

    另外对于加贺本愿寺再三对李晓援助邀请,同时亦为了对织田家决战的准备。

    李晓也已经有了决定,决定对治下进行军事改制。

    李晓也采用武田家寄亲寄子的军制,以城域为中心,地域各军团划分归属。

    实际上,李晓眼下飞驒越中军团所辖之地,已达到六十五万石,比之他永禄四年时,穿越之前,武田家实际控制石高还要多。

    所以为了配合战事,实行农兵的快速动员,李晓亦对军团内部进行重编。

    在日本战国时代普遍意义上的军制,是以备,众,势,以上划分。

    一个备队三百至八百人之间,一般一万石级,或者两三万级领主可动员的兵力。

    而大名的本阵备,也称为旗本备,可以达到一千五百人。

    当然这也是一场会战之中的最小的战略单位。

    而众就是备队上一级的战略单位,众可以拥有三四个备队,一般是十万石级以上大名的规模。

    众的兵力,一般可以达到两千至四千不等。

    而势,则是比众再高一级了,一般是国主级大名实力调动的,其兵力规模在万人以上。

    而李晓现在亦对如此的军制,进行划分。

    他已经决定将藤堂高虎封为木舟城城主,知行一万两千石,同时出任越中国射水郡郡代。

    在李晓许可之下,藤堂高虎有权利,在射水郡全郡进行动员,编组军制为射水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