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曦默了默,直接问道:“你们这最好的纸多少钱?”

    也许是因为店里就她一个客人,伙计也耐心十足:“上等的宣纸要二两银子一刀,不过咱这镇上能用得起的人家比较少,我们进货也不多。”

    宋明曦心中慨叹,怪不得古代读书人少,这书贵纸也贵,没有点家底还真读不起书!

    她在伙计的推荐下买了一刀最便宜的草纸和半刀质地细柔、比较有韧性的棉纸。

    挑选毛笔的时候,宋明曦在货架角落瞧见一个小盒子,里面是一条条通体黑色、手指粗细的物体,“咦?这是什么?”

    伙计看了一眼,解释道:“哦,这是炭笔,有木炭也有石炭的。”

    宋明曦心中一喜,这不相当于是现代的铅笔吗?

    历史上有记载,一些知识采集者在实地走访过程中,为了及时记录,使用的便携工具便是“铅”和“椠”,因而有“怀铅提椠”之说。

    没想到这个史书上没有记载的朝代也有了“铅笔”的雏形,不过,看盒子上落满灰尘的样子,想必很少有人来光顾。

    “不瞒你说,这些是积年的陈货,就这么一盒了,卖掉就不会再进了。你想要的话可以便宜点,五文钱全部给你。”伙计见她有兴趣,极力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