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辩诬(1/4)
“这是诬蔑!这信上的每一个字都是捏造的,还请天朝不要.”信还没看完,吴允谦就激动了起来。他猛地抬起头望向袁可立,正想要分辩一二,却凛然发现袁可立仍像先前那样冷冷地看着他。
袁可立不但坐姿没变,就连眼神也没有任何波动。“吴藩使还是先把看把信看完再说话吧。”
“我这.哎呀!”吴允谦只得惶然低头,继续阅读起剩下的文字。
信本就不长,剩下的文字就更少了。可吴允谦已经被袁可立的眼神给镇住了,他不敢再贸然开口,而是盯着信反复看了好几遍,生生拖了些时间,想了些辩词才又抬起头:“袁参政,高参政,冤枉啊!这分明就是诬蔑。我王上至诚至忠,绝无临战与敌媾和之事。还二位上疏朝廷,奏明皇上为我小邦洗清冤屈!”吴允谦捏着信,整个人都在颤抖,拱手都拱不利索了。
袁可立并不接茬,只缓缓地伸出一根手指,轻轻地指了指吴允谦身边一脸惊疑的柳应元和李庆全。“请把信往那边递一递吧。柳藩使和李藩使还没有看过信呢。”
吴允谦措好的词全卡了喉咙里。他脸色发青,仿佛一个刚过了霜的焉儿巴茄子。吴允谦迟迟没有动作,袁可立也就静静地等着。
“唉!”又一声重重地叹息之后,吴允谦终于把信甩了出去。
信纸在桌面上滑动,正巧停在柳应元的茶盏边。
柳应元还没伸手拿信,只下意识地扫了一眼,脸色就变了。不过这会儿,柳应元的心里已经有了些许预备,所以他也就只是一声不吭地看过信,然后又一声不吭地将信递到李庆全的面前。
李庆全放下笔,双手接信,刚回头准备看信,却突然感觉有人在桌下扯了扯他的衣角。
还能是谁呢。李庆全疑惑地睨了柳应元一眼,发现满下巴白胡子的圣节副使正此时正缩着身子、低着头,仿佛一个没背下书但又不得不面对先生提问的孩子。
两人之间没有任何交流,连眼神的交互都没有。但李庆全还是很快就明白过来,那两下拉扯的意思大概是“不要誊抄”。
“袁参政,高参政。”吴允谦攥着拳,压着抖,一直等李庆全把手上的信放下来才开口。“我小邦忠顺二百年,从未有忤逆父母之邦、天朝上国之事。请朝廷万莫如壬辰旧事那般,在大战之时中了敌人挑拨离间之计啊。”
吴允谦所说的“壬辰旧事”,指的是壬辰倭乱期间,明军援朝之前,弥传在辽东内外、朝野上下的谣言。当时,倭贼从釜山登陆,一路打穿庆尚道、忠清道、江原道,逼得国王李昖不得不一路北逃,并遣使请援。
可是因为之前的一些事情,大明方面已经对朝鲜的忠诚产生了怀疑。朝中许多大臣认为,朝鲜有可能与倭国勾结在了一起,想要一同入侵大明。所谓的朝鲜被倭兵侵略,大半国土沦丧,不过只是一种用以掩盖“假道射天”的谎言。甚至有人怀疑,遣使请援的国王都是倭寇找人伪装的。
虽然此后的事实证明,这些谣言都是假的,朝鲜确实被倭国入侵了。但这一来一回的验证与打探也还是浪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到祖承训率领三千辽东明军第一次跨过鸭绿江与托庇义州的国王见面的时候,汉阳、开城、平壤三都皆已沦陷,朝鲜在事实上已经亡国了。
袁可立不但坐姿没变,就连眼神也没有任何波动。“吴藩使还是先把看把信看完再说话吧。”
“我这.哎呀!”吴允谦只得惶然低头,继续阅读起剩下的文字。
信本就不长,剩下的文字就更少了。可吴允谦已经被袁可立的眼神给镇住了,他不敢再贸然开口,而是盯着信反复看了好几遍,生生拖了些时间,想了些辩词才又抬起头:“袁参政,高参政,冤枉啊!这分明就是诬蔑。我王上至诚至忠,绝无临战与敌媾和之事。还二位上疏朝廷,奏明皇上为我小邦洗清冤屈!”吴允谦捏着信,整个人都在颤抖,拱手都拱不利索了。
袁可立并不接茬,只缓缓地伸出一根手指,轻轻地指了指吴允谦身边一脸惊疑的柳应元和李庆全。“请把信往那边递一递吧。柳藩使和李藩使还没有看过信呢。”
吴允谦措好的词全卡了喉咙里。他脸色发青,仿佛一个刚过了霜的焉儿巴茄子。吴允谦迟迟没有动作,袁可立也就静静地等着。
“唉!”又一声重重地叹息之后,吴允谦终于把信甩了出去。
信纸在桌面上滑动,正巧停在柳应元的茶盏边。
柳应元还没伸手拿信,只下意识地扫了一眼,脸色就变了。不过这会儿,柳应元的心里已经有了些许预备,所以他也就只是一声不吭地看过信,然后又一声不吭地将信递到李庆全的面前。
李庆全放下笔,双手接信,刚回头准备看信,却突然感觉有人在桌下扯了扯他的衣角。
还能是谁呢。李庆全疑惑地睨了柳应元一眼,发现满下巴白胡子的圣节副使正此时正缩着身子、低着头,仿佛一个没背下书但又不得不面对先生提问的孩子。
两人之间没有任何交流,连眼神的交互都没有。但李庆全还是很快就明白过来,那两下拉扯的意思大概是“不要誊抄”。
“袁参政,高参政。”吴允谦攥着拳,压着抖,一直等李庆全把手上的信放下来才开口。“我小邦忠顺二百年,从未有忤逆父母之邦、天朝上国之事。请朝廷万莫如壬辰旧事那般,在大战之时中了敌人挑拨离间之计啊。”
吴允谦所说的“壬辰旧事”,指的是壬辰倭乱期间,明军援朝之前,弥传在辽东内外、朝野上下的谣言。当时,倭贼从釜山登陆,一路打穿庆尚道、忠清道、江原道,逼得国王李昖不得不一路北逃,并遣使请援。
可是因为之前的一些事情,大明方面已经对朝鲜的忠诚产生了怀疑。朝中许多大臣认为,朝鲜有可能与倭国勾结在了一起,想要一同入侵大明。所谓的朝鲜被倭兵侵略,大半国土沦丧,不过只是一种用以掩盖“假道射天”的谎言。甚至有人怀疑,遣使请援的国王都是倭寇找人伪装的。
虽然此后的事实证明,这些谣言都是假的,朝鲜确实被倭国入侵了。但这一来一回的验证与打探也还是浪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到祖承训率领三千辽东明军第一次跨过鸭绿江与托庇义州的国王见面的时候,汉阳、开城、平壤三都皆已沦陷,朝鲜在事实上已经亡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