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双手插兜,慢悠悠地绕着激光坦克转了一圈,注意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细节。

    这门能够瞬间融化主战坦克的激光主炮,竟然没有直接连接车体内那个轰鸣作响的等离子反应堆。

    取而代之的,是一组造型独特的能量电池。

    它们被精心设计成120mm炮弹的外形,整齐地码放在炮塔后部一个类似自动装弹机的弹仓里。

    每个电池尾部都闪烁着蓝色的指示灯,显示着当前的能量状态。

    “有意思……”陈曦钻进炮塔,仔细观察着这个设计。

    按照现场的说明,每当主炮发射8-10次后,炮手就需要像传统坦克装填炮弹一样,打开弹仓更换新的能量电池。

    这个操作流程几乎完美复刻了传统坦克的装弹过程,只是将炮弹换成了能量单元。

    他皱着眉头思考着这种设计的用意。

    按理说,以等离子反应堆的功率输出,完全可以通过电缆直接为激光炮供能。

    但转念一想,军方装备部门那些专家肯定比他想得更周全。

    “安全冗余?”陈曦轻声嘀咕。

    确实,将武器系统和动力系统物理隔离是个明智的选择。

    万一激光炮过载或短路,至少不会波及整车的动力系统。

    而且模块化设计在战场上更便于维护——损坏的电池可以快速更换,而不需要把整辆坦克拖回修理厂。

    其实这种设计理念在现代军事装备中并不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