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苏渝看到下面的批注理由时,不禁忍俊不禁。

    万卷堂虽家大业大,但背后并无强大背景。

    若它胆敢暗中搞鬼,盗印书局的书稿,苏渝便能让院里直接抄了它的家,抄得它倾家荡产,到时候挣的银子恐怕更多。

    苏渝笑着摇了摇头,继续往下看。

    虽然这只是个初稿,但已相当周全。

    苏渝不由得赞叹王启年的谨慎与细致,感慨自己找对了掌柜。

    两人讨论了一番,又补充了一些细节。

    随后,苏渝想了想,问道:“有个问题,虽然书稿的货源全在我们手中,但如何防止印出去后被其他书商盗印呢?”这个问题不容忽视,但王启年的计划书中并未提及。

    苏渝笑了笑,或许是因为“灯下黑”的缘故吧。

    若非将他拉入此局,他恐早已独自踏上盗印贩售之路。

    而今身为店主,却无意识地将此隐患抛诸脑后。

    诚然,彼时世人对于版权之念尚显淡薄,简而言之,尚无此等认知。

    或许在王启年的观念里,赚取自个儿的银子,天经地义。

    首尝甜头后,余者愿饮残羹冷炙,悉听尊便。

    但转念一想,这最后的揣测,似不太可能。

    以王启年的脾性,莫说残汤,便是渣滓亦不愿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