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皇帝哈哈大笑,说道:“朕有一个想法,请大家来参详一下。”

    张皇后、朱由检、魏忠贤、朱诚一起围了上去。

    “朕同意他们的意见,封朱由检为信王。”

    朱由检听了泫然欲泣。

    “别哭嘛,阿检,听朕说完。此事议罢,我让魏忠贤找人奏报,昌平县百姓诚实守信,建议将昌平改为信州县。现在大明境内并没有信州,所以改名一事没有麻烦。如果百官同意,还则罢了,百官不同意,哼哼,朕不着急,有昌平的百姓去找他们的麻烦。这样一来,如果官员建议阿检去就蕃,阿检的封地在信州,那就去信州县好了。这样,不管就不就蕃,阿检始终是在北京。”

    朱由检有点疑惑:“昌平的百姓怎么知道哪些官员不同意改名呢?”

    魏忠贤笑嘻嘻地说道:“咱们有报啊,《〈邸报〉增刊》可不是吃素的。诚哥儿,你别说,这《〈邸报〉增刊》还真管用,那些官员朝会时,不敢乱讲话了,生怕被抓住把柄,在报纸上公开。”

    五人商议完毕,已经到了掌灯时分。朱由检建议吃火锅,众人欣然同意。蜂窝煤和炉子是现成的,就在殿外支起锅子,吃了起来。

    盛夏其实并不适宜吃火锅,太热。但有十多个宫女举着大扇子给众人扇扇,还是凉爽得很。朱诚瞄了一眼扇扇的宫女,心里感叹,还是封建社会好啊,有美女打扇,既风雅又舒适。宫女们心里可不是这么想的,她们一个个汗流浃背,根本雅不起来。

    回到家里,朱诚少不得被魏红莲念了一通,不为别的,就是那个送给天启皇帝的煤炉,弄得他是不胜其烦。

    客青青没有回到儿童乐园的对面的家里,借口已经加入锦衣卫,带着一票医护人员赖在儿童乐园不走。

    朱诚从皇宫摸了些糕点,用纸包好,搁在怀里。天启皇帝看在眼里,也不作声,夸奖朱诚的时候,“啪啪”地拍他的胸膛,转身的时候,嘴角露出狐狸偷到鸡般的微笑。

    朱诚摸出纸包,打开来递给客青青,道:“青青,这是皇宫里拿出来的桂花糕……粉,是龙爪碾碎的,你尝尝吧,风味独特哦。”

    朱诚打开纸包,才发现桂花糕已经被天启皇帝拍得粉碎,只好苦笑着改口。

    客青青不是没有吃过宫廷的糕点。客巴巴很喜欢这个侄女,经常从皇宫里带各色糕点给她。但无论是哪种糕点,似乎都没有朱诚今天带来的糕点那么甜。她大口地吃着粉碎的桂花糕,眼睛都笑成了弯弯的月牙。

    天上斜月高挂,洒下一片清晖,窗外风送花香,多么美好的夜晚哪。